10月15-18日,由中国农药工作协会(简称ccpia)主办的“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”(简称ace,又称上海原药会)在上海盛大举办。出席ace会议和展会的来宾有政府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的高层和众多参展企业,其实原药企业居多,展会举办时间正是制剂企业为来年进行原药冬储的敏感时期,各大论坛的举办、各种信息交汇于此,因此,此会不仅可以捕捉到最新的行业信息,而且可以捕捉到对未来行业趋势和价格走向的预判。
原药价格已连续第三年上涨,部分原药高位盘整,部分品种创出新高,只有吡唑等个别品种因产能剧扩,同比下跌。农化行业各细分板块从业者的心情,从前年的原料价格疯涨而“激情高涨”、去年的“无奈接受”,到今年初的“归于平静”,以至于目前的“焦虑”,无不折算出行业的剧变。
一、 行业整体出现焦虑
部分中间体断货,原药企业开工不正常,原药企业焦虑!
原药价格高且货源紧张,明年市场需求不明确,下游涨不起价,制剂厂焦虑!
去年被上游涨价吓怕了而大量冬储的批发商,不想重蹈今年卖库存的被动局面,明年行情不清晰,冬储该备多少货心里没底,农资批发商焦虑!
今年农产品价格不好,赊出去的帐还没要回来,库里还有库存没卖掉,再涨价老百姓吃不消,农资生意该咋做?零售商焦虑!
持续高涨的原药价格,导致外国采购商交易行为谨慎,部分外国采购商一直想了解国内对环保及农药企业的政策变化,了解环保核查什么时候告一段落,什么时候原药价格会回落?而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,也导致外贸商和外国采购商充满焦虑!
农化生产企业由于近年环保风暴而导致开工不正常、运营成本大幅增加,部分农药制造企业是否会迁移至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等国,而一旦迁出,就难以再迁回,中国本就靠基础产品打天下、参与全球竞争,行业实体掏空了,怎办?某行内资深人士对此很是焦虑!
二、行业面临问题
近年来,农药不但不受一般百姓待见,农化生产企业还不受部分地方政府待见,除了按规定进园区,加大环保设备,时时接受环保、安监核查,部分地区还不接受农药厂的搬迁、新建,把农化企业与化工企业区隔开来,实行“差别”对待。
实际上,农化企业相对体量小,近年很重视环保投入,因此并未比其它化工企业产生更多的”三废”。
近年,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持续推进hse管理体系评审,更多企业符合hse体系标准,随着自动化、智能化车间的投入使用,农药生产企业硬件设施持续升级,生产环境得到很大改善,许多企业具备的管理水平并不逊色于跨国化工巨头。
农药产品,已逐步淘汰高毒产品,占所有农药品种中的1.5%左右的少量高毒产品也在流通、销售和应用上有严格监管;低毒、微毒等高效安全、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占比大幅提升,部分农药产品毒性比食盐还低,生物农药应用比例逐步提升。
新【农药管理条例】的实施,将农药的研发、登记、生产、储运、销售、应用进行全链条监管,并且由之前的多部门管理,归口为农业部门管理。
三、农化产业呈现新趋势
1.原药企业有往上游中间体及下游制剂产品生产,进行纵向发展的趋势;
2.代加工增多,产能集聚于优势大企业;
3.通过生产许可的农药生产企业数量同比下降;
4.规模生产企业数量萎缩;
5.通过经营许可的农资零售店数量同比下降,渠道洗牌加快;
6.从产品到技术,企业间结盟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;发掘新增长点,成为农资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;
7.大型企业、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和获利能力越来越强;
8.无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生存困难,转型生产肥料的农药厂增多;
9.随着监管加强,农药配方规范度提升,产品合格率持续提升;增效技术、增效助剂成为亮点;
10.为应对竞争,企业间并购整合速度加快。
农化行业链条各环节企业,其情形正如一句热门网红句子——活下去!
农化产业的未来,也如一句江湖话语所言——剩者为王!
这正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的行业变革,是内外因结合导致的必然结果!
农药生产定点企业,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,已通过iso9001\iso14001\ohs18001三个国际体系认证,是亚洲咪唑啉酮类除草剂、环己烯酮类除草剂、异噁草松及烯酰吗啉生产厂家
公司主要从事安全、高效、低毒、环境友好型除草剂的研发、生产及销售,同时兼营杀菌剂、医药及农药中间体。
您有任何问题请留下凯发平台网址的联系方式